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譯文]杏仁核不是大腦的恐懼中樞!

from:Wiki


譯/李柏頤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100級


什麼!杏仁核居然不是大腦的恐懼中樞?相信任何學過神經科學的人都對杏仁核與恐懼這兩者的連結不陌生吧!然而這篇由紐約大學神經心理學博士Joseph E LeDoux所發表的文章竟然硬生生斷開了這個魂結!噢不......我是說斷開這個連結!

以下文章均由Joseph博士所撰寫,這邊只是出於個人興趣將其中譯,或許部分描述與原文有些出入,但基本上不影響原意。文末亦會附上原文出處,若有不妥還請指正。



杏仁核不是大腦的恐懼中樞!   
  
我已經研究杏仁核超過30年了,當年我剛進入這個領域時,關於這個腦區的研究還很乏人問津,倒是海馬迴的研究風靡一時。大家對海馬迴過度的投入研究,只因 它在大腦記憶功能上有所貢獻,關於這點我甚至有時有些抱不平。儘管如此,近些年來是輪到杏仁核被關注了,由於杏仁核幾乎成為「恐懼」的代名詞,這個小小的腦區近年來已經從乏人問津變成家喻戶曉的名字了。然而似乎對很多人而言,連我的名字也成了「恐懼」的代名詞,因為好多人認為我就是那個將杏仁核定義 為恐懼中樞的人。但事實是,世界上根本沒有人(包括我)做過這件事。

關於杏仁核是讓大腦產生恐懼的這個想法,它真的只是個想法。它並不是個科學的發現,只是我們嘗試去解釋一些科學發現的結論。所以到底所謂的「科學發現」是什麼?我們的「解釋」又是什麼?而這個「解釋」又是如何來的呢?

【科學發現】
「當杏仁核被破壞後,原來的威脅刺激將不會被認為具危險性。」

最經典的研究是發現杏仁核被破壞的猴子會變得十分「乖巧」,比如即使牠們看見蛇,也不會觸發所謂的「戰逃反應」(註一)。之後在老鼠上的研究更指出杏仁核在神經系統的角色就是負責偵測威脅,並對其做出反應。而人類大腦在處理威脅時的程序也被發現類似的迴路。

【解釋】
「杏仁核受損會消除生物面對威脅時的行為反應,而對恐懼感受是杏仁核的產品。」

杏仁核受傷的人確實比較少對威脅做出反應(人們杏仁核受傷可能來自癲癇、手術治療、或其他醫學情況),但這些人仍可以體驗到恐懼。換句話說,杏仁核在大腦偵測威脅並做出反應的這個歷程上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不是使我們感覺到恐懼的必要條件。

健康(無腦傷)的人的腦成像研究有些共通點──當他們暴露在威脅中會促進杏仁核的神經活動,並導致一些生理反應(冒汗或心跳加速),即使這些威脅只出現在下意識(註二)亦如此。也就是說即使人們表面上並沒有意識到威脅物的存在,也並未感受到任何恐懼,仍然會刺激杏仁核活躍以及產生那些生理反應。這表示「杏仁核的活躍」並不能與「感受到恐懼」畫上等號。

「杏仁核是恐懼中樞」,這個結論其實是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假設上,我們一直以為「對恐懼的感受」與「被威脅物激發的生、心理反應」是同一個大腦作業系統下的產物。事實上杏仁核只負責那些生、心理反應,與我們對恐懼的感受並無直接關聯。

【這個解釋是怎麼來的呢?】
 通常我們在可能受傷的環境中發現自己四肢發軟或者想要逃離時就會感覺到害怕。換句話說,在我們解釋自己的狀態時,「恐懼感」與「生理反應」似乎是緊密相 連的。由於這個連結經常被提及,久而久之似乎就成了根深蒂固的事實,因此更讓大家認為生物之所以會遠離危險就是因為感受到恐懼;或者當我們擺出所謂的「害 怕的表情」時,就是因為正感受到恐懼。但是,當我們從大腦的角度去分析,會發現有時眼見並不永遠為憑。科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超越那些眼前觀察到的表象,去探 究更深層的真理。

科學家們最早發現的其中一件事就是「相關不等於因果」(註三),「杏仁核是恐懼中樞」的說法就是混淆相關與因果的最佳例子。事實上,這牽涉到兩個被混淆的觀念:第一,我們常在面臨威脅時感到恐懼,所以產生恐懼感是使我們對威脅做出反應的條件;第二,因為杏仁核負責偵測威脅並引發反應,所以它一定也負責引發我們的恐懼感。

如一開始提到的,我的研究指出杏仁核負責在無意識中感受到的威脅,也就是負責自動偵測威脅的存在並自動控制一些生理反應來幫助我們因應威脅;而意識層面 上的恐懼則是在新皮質(neocortex)中認知系統下的產物,與杏仁核的迴路是平行運作的。但大部分的人似乎搞混「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微妙差異 了。

當我們聽到「恐懼」這個詞,最白話的意思就是當我們面對一件太強大的事物時,使我們大腦被迫去想起害怕的感覺。因此我最後認為去 討論意識方面的恐懼與無意識方面的恐懼根本無濟於事。我的意思是,「恐懼」這個感覺本來就是種意識層面的經驗,要是再把「恐懼」這個詞拿來分成更多其它的 意思,根本只是造成更多的困擾與混淆。

杏仁核確實在恐懼中佔有一席之地,但這裡的恐懼並不是我們最常表達的那個意思,杏仁核在恐懼中 所扮演的角色其實更基本、更平凡,它只負責偵測威脅物並對其做出生心理反應,至於對引發恐懼感則只有間接的作用。舉例來說,我們偵測到威脅後,杏仁核會發 出許多訊號去改變數個腦區的訊息處理歷程。而其中一組訊號會促使一些化學物質分泌到大腦(例如正腎上腺素、乙醯膽鹼、多巴胺、以及血清素等)以及身體(例 如腎上腺素或可體松等的荷爾蒙)。在危險的情況下,這些化學物質會警告我們好像快發生什麼大事了,進而使新皮質內的注意力系統為了解釋身體的高激起狀態(註四), 去搜尋環境中的知覺訊息,至於搜尋到的這些環境刺激所代表的意思會再由我們過去的記憶中提取出來,如果這個刺激是已知的危險源,「恐懼」的基模也會一起被 提取出來。我的假設是:當這幾個歷程(注意力、知覺、記憶、生理激起)的產物都合流到意識層面並迫使我們感受到「恐懼」,這就是一般大眾所謂「恐懼」產生 的原因。而這只能發生在當大腦認知中有關於「我」的概念的時候;或者是在Endel Tulving的記憶理論中,所謂「記得感」(註五)的狀態下。

其實在我的推測中並沒有任何問題(我只是「推測」恐懼感是如何產生的),但當這個「推測」被擴大成根深蒂固而無庸置疑的事實時,尤其在神經科學領域,我 們把一些原本就有涵義的、描述心理狀態的詞彙(例如恐懼)看得好似它真的在大腦某處(例如杏仁核)具體存在一樣,我想這下麻煩就大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之而總言,目前我們腦內尚沒有哪裡被定義成「恐懼中樞」負責掌管我們感到害怕。在我來看,「恐懼」應被看作處理威脅歷程的表意識經驗,但不能與無意識中偵測威脅並做出反應的歷程混淆。

後記:任何有關「哪個腦區是我們的某某中樞」這類的描述我們都應該抱持懷疑。目前現存那些「生物體的某某功能是某某腦區或某某中樞掌管」的概念已經行有餘 日,因為大部分關於辨識各腦區功能的根據,都來自觀察各處腦傷分別會造成哪些影響。事實上,我們應該將大腦的各種功能(例如感到恐懼)看成是「某個系統」 (例如威脅偵測系統)下的產物,而非「某個腦區」(例如杏仁核)掌管的功能,因為我們的每個腦區都只是某個系統的其中一環。舉例來說,杏仁核只是威脅偵測 系統的其中一環,但不代表偵測威脅就是它的唯一功用,杏仁核同時也是飲食、性、以及藥物成癮這些歷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註 一:戰逃反應(Fight-flight response)──由美國生理學家Walter Cannon提出。當生物體發現威脅物出現時,會評估其可能對自己造成的傷害程度與自己可應付的程度,若自己的應付能力較好,就會選擇與之戰鬥 (fight);若威脅物造成的傷害較大,則會選擇逃跑(flight)。

註二:下意識(subliminally)──相對於我們能夠立刻覺察到的(表)意識(例如課堂中老師說話的聲音),在無意識中接受到的,沒辦法立刻發覺的刺激或想法就會存在我們的下意識中(例如課堂中窗外風吹樹葉的沙沙聲)。
 
註三:相關不等於因果──變項間是否有關連性係由相關研究法驗證,僅能推論出變項間的正、負相關性,而因果的方向性則必須由實驗研究法去檢驗。若僅證明兩變項間有相關,仍無法確認何者為因何者為果,甚至也可能兩者都是第三個尚未被注意到的變項共同造成的結果。
註四:高激起狀態(highly aroused state)──泛指任何神經被激發、興奮活動的生心理狀態。例如流汗、焦慮、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緊繃等。

註 五:記得感(暫譯)(autonoetic consciousness)──Endel Tulving在「R-K範本」(Remember-Know Paradigm)中提及,我們提取記憶時會分為兩種反應,分別是「記得」的R跟「知道」的K。R反應表示從這個訊息我們能夠提取出所有詳細情節的記憶, 稱為「記得感」;K反應則表示我們並不詳細記得所有細節,我們只是知道、能辨識這個刺激而已,則稱為「知道感」(noetic consciousness)。由於autonoetic consciousness與noetic consciousness目前中文文獻尚未找到統一的翻譯版本,這邊暫取其意涵分別以「記得感」與「知道感」代稱之。

原文出處:The Amygdala Is NOT the Brain's Fear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