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盈儀、蔡宇哲 原發表於國語日報科學版
有個寓言故事是這麼說的:父親為了讓三個兒子能團結起來,便想出要他們試著折斷筷子,一根、兩根筷子,每個兒子很快地都把筷子給折斷了。最後,當父親拿出三根筷子要他們試著折斷時,這次怎麼折也折不斷了。父親便告訴兒子們說:「個人的力量小有可能被擊敗,但團結的力量大,沒人能擊敗你們。」
但是我們也聽過「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寓言故事,這個寓言故事卻是說人多反而力量變小。多人一起合作會是1+1大於2還是小於2,甚至小於1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正常的情況下,多人的力量應該會比一個人的力量大,但是在1913年有位叫林格爾曼(Max Ringelmann)的工程師,他發現個人在團體中的貢獻會比單獨一個人時還要低。比如說人在進行團體拔河時,個人所付出的力量會比自己在進行一對一拔河時還要來得小。
這種群聚後力量降低的現象引起了心理學家的好奇。1979年,拉丹(Bibb Latane)、威廉斯(Kipling Williams)與哈金斯(Stephen Harkins)共同發表了一個研究,他們發現當要求個人單獨吶喊或鼓掌時的音量,會比起他在團體跟大家一起吶喊或鼓掌,來的較為熱烈、大聲。換句話說,當你自己一個人遇到偶像所發出的尖叫歡呼聲,會遠比跟很多人一起遇見時還要大聲許多。當個人身處在團體時,所付出的努力會比自己單獨工作時還要少,這種現象就叫做社會性懈怠(social loafing)。
我們常認為團結力量才會大,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團結起來的力量反而變沒效率呢?有可能是因為在個人單獨的表現時,比較容易顯示個人所付出的努力,因此單獨表現的情況下,會更加盡力﹔而在團體的表現時,結果的成功或失敗則決定於大家,不需要由個人單獨負責,所以才會發生個人在團體中偷懶的現象。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個人預期其他人會偷懶,所以自己減少在團體中的付出,以求得公平。
這樣看起來,既然個人在團體中都會混水摸魚不努力,是不是我們都盡量不要藉由組成團體來完成工作了呢?也不盡然,人的能力有限,許多工作都需要透過團體努力才能順利完成,重點就在於我們該如何消減社會性懈怠效應。通常可藉由分派個人有意義或獨特的工作,來增強每個人的責任心與榮譽感、促進個人對團體的認同感與凝聚力,或是減少團體人數,使每個人在團體中的表現都會被注意到。如此一來就比較能避免這種不好的效應。集合眾人的努力團隊合作,成果一定會比個人單打獨鬥還要來的好,同時也能跟同伴建立起很好的情誼。
由於時代和科技的進步以及資訊傳播的無遠弗屆,當我們想知道什麼資訊或消息時,只要打開手機或電腦,上網搜尋一下,就可以迅速的得知全球各地發生的新鮮事。既然我們這麼容易取得資訊,那麼久了以後是不是就可以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呢?
恐怕沒有那麼美好。
2011年發表於Science期刊,心理學家史芭洛(Betsy Sparrow)等人透過進行一些心理學實驗,來瞭解網路與記憶之間的關係,看看人們會不會認為資訊都存在於網路,所以就比較記不住,當中有兩個實驗是這樣的。
研究者要求參與者先閱讀像是「鴕鳥的眼睛比他們的腦子大」這類的資訊40項,接著打字輸入電腦。同時跟一半的人說這些輸入的資訊都會儲存在電腦裡,而跟另一半人說這些資訊不久後會被刪除。接著請所有人盡量回憶所看到的資訊並寫下來。
結果發現,那些認為資訊有儲存起來的人記得較少,認為資訊已被刪除的人記得較多。這可能表示人們已把電腦當做一種「外接式的大腦」,若已經把資訊儲存在電腦或網路的話,就不再記在自己的腦袋裡。
另一個實驗則是請參與者閱讀完資訊後,打字輸入電腦並儲存於不同資料夾中。10分鐘後請他們回想有哪些資訊,並逐一詢問每項資訊存放在那個資料夾。
結果發現:有將近30%的人只記得放在那個資料夾而不記得該項資訊,記得資訊而不記得存放在哪裡的只有10%左右。這就好像是搜尋過的資訊雖然不記得了,但卻記得在那個網頁找到的。史芭洛便把這些現象稱為「谷歌效應(Google Effect)」,說明我們越容易從網路上搜尋到的資訊,就越不容易記得。
看來「Google」、「Yahoo」等網路搜尋引擎,已經逐漸改變了人類腦袋記憶事物的方式,我們變得不再花費力氣記住一些小事,因為我們只要輕輕鬆鬆的點一點電腦滑鼠、滑一滑手機,所有我們想知道的資訊,就會馬上展現在我們眼前。
那我們的記憶是不是會越來越糟,而變得越來越笨呢?
這倒不一定,因為這代表我們可以不用再花費力氣記下一些無關緊要或隨手可得的事物,這些資訊都可以依靠網路來幫我們記住,這樣才能將珍貴的大腦資源運用在更重要、更有創造力的事物上啊!
文獻連結: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3/6043/776.full